邓安
主持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及施工项目百余项,开展科研项目数十项,获省部级优秀勘察设计奖共三十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发表论文十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4件,实用新型专利51件,编著公司施工成套技术5本,获得省级工法9篇。
(一)获奖项目(仅列部分):
(1)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的“北京戒台寺滑坡机理及综合治理技术研究”获得2011年度中国中铁科技技术奖特等奖;
(2)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的“大直径刚性嵌岩桩复合地基理论及应用关键技术”成果获2020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3)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的“大直径刚性嵌岩桩复合地基关键应用技术研究”成果获2020年五矿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4)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的“露天矿山岩体边坡灾害预警与防治关键技术”获2021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
(5)安都国际总部基地项目深基坑支护工程 ,2015.2-2016.2,参加岩土工程设计、施工管理,获四川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三等奖;
(6)华新美庐地基处理设计、施工,2015.3-2016.6,参加岩土工程设计、施工管理,2019年度有色金属建设行业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四川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二等奖、2019年度行业优秀勘察设计奖优秀工程勘察与岩土工程二等奖(国家级);
(7)重庆市渝北区民防办公室绿梦广场公共人防工程基坑监测及轨道第三方监测工程,2016.2-2017.12,参加岩土工程监测,冶建协优秀工程勘察三等奖;
(8)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三万吨酒库技改工程项目(一期)、九万吨陶坛陈酿酒库技改工程项目(一、二、三期)基桩检测工程,2016.1-2018.3,参加岩土工程监测,冶建协优秀工程勘察三等奖;
(10)成都沙北九地块项目桩基础及抗浮锚杆工程,2016.1-2017.12,参加岩土工程设计、施工管理,中国有色金属建设协会一等奖;
(二)专利(仅列部分):
(1)一种螺旋成孔夯扩CFG桩的施工方法(ZL201510192004.9),2016.5.18,排名第六,发明专利;
(2)一种快速预应力锚索(ZL201410378853.9),2016.6.8,排名第二,发明专利;
(3)大直径刚性桩复合地基的褥垫层及大直径刚性桩复合地基(ZL201510192767.3),2017.12.26,排名第二,发明专利;
(4)一种桩中锚索的张拉锁定方法(ZL201810274021.0),2020.01.03,排名第一,发明专利;
(5)一种叠合板吊装工装及叠合板吊装方法(ZL201811506226.3),2020.1.31,排名第五,发明专利;
(6)一种半逆作法基坑内支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ZL201810274049.4),2020.10.13,排名第四,发明专利;
(7)一种叠合板安装方法(ZL201811109686.2),2020.10.13,排名第五,发明专利;
(8)一种公路排水沟以下土方打孔施工方法(ZL201910061813.4),2020.10.13,排名第二,发明专利;
(9)一种沥青路面厚度检测控制方法(ZL202011273596.4),2021.11.30,排名第一,发明专利;
(10)一种红层泥岩用装配式加筋肋板的安装方法(ZL202011060477.0),2021.12.28,排名第一,发明专利;
(三)论文(仅列部分):
(1)某工点不同类型支挡结构的锚索预应力损失研究,《2016海峡两岸岩土工程/地工技术交流研讨会会议论文》,2016年03月,第一作者;
(2)大型锚索抗滑桩的施工工艺,《西部探矿工程》,2008年05月,第一作者;
(3)成都膨胀土地区某大直径刚性桩复合地基现场原位测试,《施工技术》,2018年03月,第二作者;
(4)Study of calculation method of pure mode II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of fine-grained concrete using different numerical models,《Journal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2021年04月,第三作者。
(四)四川省省部级工法(仅列部分):
(1)膨胀土地区扩大头锚索施工工法,2018年度,第一完成人;
(2)塔架式构筑物基础托换加固施工工法,2018年度,第三完成人;
(3)抗浮锚杆柔性防水节点施工工法,2019年度,第四完成人;
(五)其它著作(仅列部分):
(1)高边坡加固施工成套技术,2016.1,排名第三;
(2)滨海地区超长灌注桩低温施工成套技术,2018.12,排名第三;
(3)软土地区螺旋成孔夯扩CFG桩复合地基施工成套技术,2020.12,排名第三。
(六)科技成果(仅列部分):
(1)参加的“斜坡场地半挖半填边坡破坏机理及加固技术研究”成果于2023年12月26日通过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鉴定,评为整体为国际先进水平;
(2)参加的“露天矿山岩体边坡灾害预警与防治关键技术”成果于2021年9月17日通过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评价,评为整体为国际先进水平;
(3)参加的“复杂高陡岩质边坡多层次稳定性分析与预警关键技术”成果于2022年4月21日通过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鉴定,评为整体为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点安全系数法为国际领先水平;
(4)主持的“不连续岩土体深埋长隧开挖力学响应特征”成果于于2022年11月25日通过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鉴定,评为整体为国际先进水平;
主持的“红层泥岩生态加筋土挡墙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于2020年10月28日通过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评价,评为国际先进水平。




